刚摘掉牙套的你,是不是也这么想: 终于把牙套摘掉啦!看着镜子里整齐的牙齿,感觉人生都清爽了~ 很多宝子摘完牙套后,都会忍不住对着牙齿拍照打卡,甚至觉得矫正大业就此圆满,把牙医反复叮嘱的戴保持器抛……
	
刚摘掉牙套的你,是不是也这么想:
“终于把牙套摘掉啦!看着镜子里整齐的牙齿,感觉人生都清爽了~”
很多宝子摘完牙套后,都会忍不住对着牙齿拍照打卡,甚至觉得“矫正大业就此圆满”,把牙医反复叮嘱的“戴保持器”抛到脑后。
	
殊不知,如果忽略后续维护,你花了一年半载、甚至成千上万矫正的牙齿,很可能悄悄“反弹”,让之前的努力打折扣!
为什么摘了牙套,牙齿还会“反弹”?
想明白这个问题,得先聊聊牙齿矫正的原理——
我们的牙齿并非一动不动的长在牙槽骨里,而是被一层有弹性的“牙周膜”包裹着。牙周膜有很多纤维,这些纤维在牙齿受力移动的时候,会发生拉伸和挤压,让牙齿在牙槽骨里“移动”到新位置。但与此同时,牙齿周围的牙周组织、骨质和肌肉,仍然保留着对“旧位置”的记忆。
	
一旦外力撤去,也就是牙套摘掉,这些组织就会“拉”着牙齿回到原来的状态,这就是所谓的“矫正后反弹”。
更扎心的是:反弹不是“突然发生”的,而是悄悄进行的。可能刚开始只是牙缝变宽一点,或者某颗牙齿轻微倾斜,等你明显发现时,可能已经需要二次调整了。
拯救牙齿不反弹,全靠“保持器”这个守护神!
既然牙齿会“回弹”,那解决方案其实很简单——遵医嘱坚持佩戴“保持器”。它的作用就像牙齿的“临时支架”,帮牙齿在新位置上“站稳脚跟”,直到牙槽骨和牙周膜完全适应。
	
不过大家对保持器可能有些疑问,这里整理了最常见的3个问题:
01保持器需要戴多久?
常规情况下,正畸结束后保持器一般要戴用2年左右,第一年除进食外全天戴,第二年可在牙医指导下逐步过渡到仅夜间戴用。
但有些特殊情况需要在牙医的建议下适当延长佩戴,例如中度至重度牙齿畸形患者(如严重的牙列拥挤、反颌地包天等),有咬唇、咬手指、吐舌等不良习惯的患者,容易导致牙齿位置发生变化,这类人群佩戴保持器的时间可能需要2-3年,甚至更久,具体时间需要根据个人情况而定。
02能偷懒几天不戴吗?
很多人偷懒说“这几天太忙了,偶尔不戴应该没关系”,但事实是:一次长时间不戴,就可能让牙齿有回弹的机会。
比如出差忘带保持器,四五天后回来发现保持器戴上去有明显的紧绷感——这就是部分牙齿已经悄悄移位的信号!
03保持器怎么清洁?
保持器的清洁和牙齿清洁一样重要,不然容易滋生细菌、产生异味:
1、每天用清水冲洗(别用热水!会烫变形),也可以用假牙清洁片浸泡(每周1-2次);
2、吃饭时一定要取下,放在专门的保持器盒子里(别用纸巾包着,容易弄丢或被压坏);
3、如果保持器出现裂纹、变形,或者戴的时候感觉不舒服,要及时找牙医更换,别将就着戴。
	
除了戴保持器,这些事也别忽略!
想让牙齿一直整齐,除了依赖保持器,日常护理也很关键:
1、坚持做好口腔清洁:牙齿整齐了,更要注意刷牙、用牙线清理牙缝里的食物残渣,避免因为清洁不到位引发蛀牙、牙周炎——这些问题会影响牙齿稳定性,间接导致反弹;
2、定期复诊别偷懒:摘牙套后,前3个月建议每月复诊一次,之后可以每3-6个月复诊一次,让牙医检查牙齿是否有移位、保持器是否合适;
3、别用牙齿“当工具”:比如用牙开瓶盖、咬核桃、咬笔,这些习惯会让牙齿受力不均,容易导致牙齿倾斜、松动。
小贴士
矫正牙齿是一场“持久战”,从戴牙套到摘牙套,你已经付出了很多时间和耐心;而摘牙套后的维护,才是决定“成果能否长久”的关键!
别觉得“戴保持器麻烦”,比起二次矫正的时间和费用,每天只是花些时间戴保持器、清洁保持器,真的不算什么。毕竟,谁不想让整齐的牙齿一直陪自己笑下去呢?
参考资料:
[1] 中华口腔医学会正畸专业委员会。中国口腔正畸诊疗指南(2023 版)[J]. 中华口腔正畸学杂志,2023.
[2] 口腔正畸学(第 7 版)[M]. 人民卫生出版社,2021.
[3] 冯希平. 中国居民口腔健康状况——第四次中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报告[C]//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预防医学专业委员会.2018年中华口腔医学会第十八次口腔预防医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.[出版者不详],2018:14+13.
[4] 隐形保持器佩戴时间与正畸复发相关性研究.《华西口腔医学杂志》
[5] 保持器保存方式对其寿命的影响.《口腔医学研究》
[6] 定期复诊在正畸保持期的作用.《中华口腔正畸学杂志》
[7] 不同类型保持器临床效果对比.《国际口腔医学杂志》
*本文仅为科普分享,不能替代专业医疗建议。个体情况存在差异,如有健康问题请及时咨询医疗机构。